一个人的职场生涯,贯穿一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科学地将其划分为不同的阶段,明确每个阶段的特征和任务,做好规划,对更好地从事自己的职业,实现确定人生目标,非常重要。
定位:站到巨人的肩膀上做规划
今天站在哪里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你下一步迈向哪里。职业规划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成功的人生需要正确规划。很多专家学者都在云山雾罩地谈职业规划,其实职业规划,并不是那样玄机无限,只要你对自己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就足以对自己进行职业规划。首先,一个有效的职业规划,必须充分且正确地认识自身的条件与社会环境。因为职业规划的目的不是协助你达到和实现个人目标,而是通过对自己以往的经历及经验的分析,找出自己的专业特长与兴趣点。其次,每个人眼前都有一个目标,没有切实可行的目标作驱动力,人是很容易对现状妥协的。研究发现,那些最成功和对自己生活最满意的人都致力于实现一个其实际能力所难于达到的目标。换言之,目标的设定要以自己最佳的才能、最优性格最大兴趣、最有利的环境等信息为依据。第三,走好每一步,这就是你的人生。正如一场战役、一场足球比赛都需要确定作战方案一样,职业规划也需要有具体而可行的行动方案。如果没有行动方案,职业规划犹如一个虚幻梦,可望而不可即的梦。最后,成功的职业生涯需要不断地调整职业定位,而一个合理的职业定位则基于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准确的判断和合理的把握,要使职业规划行之有效,还须不断地对职业规划进行评估、修正,正所谓“计划赶不上变化”。换句话说,职业规划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检验和完善,使得职业规划更清晰、明确。
牛顿说:“我之所以比别人看得更远,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工作一阵子,突然很困惑,这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问题。A君从某职校毕业,从小职员到部门能手,颇得领导垂青。但福祸双栖,学历制约着其晋升的空间,他感到很疲惫、很迷茫,却又力不从心。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A君遇上了职场瓶颈。我以为,瓶颈对每个在职场上打拼的人来说,早晚都会来到,退缩放弃、放任自流、盲目武断都是不负责任的行为,这个时候,及时地调整职业规划,勇往直前、突破瓶颈才是科学、有效的做法。应该说,在职业生涯中,综合能力、经验定位和学历的契合程度决定了职场的发展高度和方向。它们既可能是晋升的砝码,也有可能成为失败的罪魁祸首。把握好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突破职场瓶颈的关键。对A君来说,过硬的技术颇得领导垂青,但如果想向更高的层面晋升,除了技术、经验和能力外,进一步的学习和提升很重要。一张更有说服力的文凭或许是判断A君能否达到相应高度的重要指标。所以,找到自己能力、学历和经历之间的契合度,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增强自己的职业含金量,才是突破瓶颈的最终的方式和手段。
准确地用眼睛观察,用心去领悟。
很多人很努力,可一直不成功;很多人想不通那些能力不如自己、在学校读书时成绩比自己差得多的同学反而做生意做得很成功,打工也发展得不错,不但升了职、薪水也比自己高。为什么别人发展得很好,自己换了好多份工作还是看不到成功的希望?为什么别人做生意赚钱,自己却亏了本?
戴高乐说:“眼睛所看到的地方就是你会到达的地方。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决心要做出伟大的事。”我以为,职业规划注重方法论,是因为方法论与价值观一样,是“形而上”的“道”,是必需的前提。但如果不与“形而下”的“器”相结合,“道”亦成为在半空中漂浮的空谈。B君从学校出来做过好多份工作。国企、民企和外企都做过。做人事,人太复杂,夹在老板和员工中间,难做人;做销售,腆着脸跟别人套近乎、拉关系,做人难;做老板,自己说了算,但正所谓“心中无数点子多,头脑糊涂决心大”,最终把爹妈养老的钱都赔进去了。又去打工,B君简直无所适从,做过老板的人岂能去做马仔?
有位哲人说过,“一个不能靠自己的能力改变命运的人是不幸的,更是可怜的,因为这些人,没有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反而成为命运的奴隶。”多高的墙多深的基,职业发展的关键在前五年。针对成功经理人的调查发现,他们中近87.1%的职业生涯呈现这样的轨迹:前2~4年处在基层职位,第5~6年初任主管,第7~9年出任经理或高级经理,第10~12年任总监或副总,第13~20年间坐上总经理的位置。但调查却显示,95%的大中专毕业生存在“工作一年以后就跳槽”的心态,甚至有人希望在同一企业工作的时间“最好是3个月”,熟悉岗位就跳槽。究其原因,首先是一些人对工作充满好奇和向往,急于找工作而不考虑自己究竟适合什么样的工作,在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方面很迷茫;其次是一些朋友缺少对职业发展方向的清醒认识和明确的职业规划,导致他们在进行职业选择时存在盲从和侥幸心理,缺乏严肃性;最后是单纯地从兴趣出发看工作,对工作抱有不切合实际的幻想,遇到挫折就打“退堂鼓”,缺少责任感。而且,科班出身的人,都有一种自命不凡的优越感。所以,职业定位,不仅仅是已在职场的职场人的事情,学子的职业定位比已在职场人的职业定位要来得更为重要。
对学子而言,入学就得制定生涯规划,确定好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找出自己的优势、特长,再分析一下就业市场的趋势,思考应该怎样和市场相匹配,然后制定策略、采取行动。要把自己当作一个企业来规划。规划做得越早,离成功就越近。告别校园,如何由学生转型为独立的职业人,这是工作第一年的首要任务。作为职场新人,需要克服个人想象与社会、公司实际情况的落差所带来的不安全感,以适应企业软硬环境,掌握工作的规则和程序;在听从上司、同事指导与管理的同时,获得公司及他人的认同。这好比蛹蜕变为蝶的历练。的确,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扮演好管理者的角色,但工作两三年后,我们应该能够根据自我认识、发展潜能重新评估自己的职业目标与方向。
170多年前,17岁的马克思写下了《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17岁,正是一个充满梦想与希望的季节,而他却能以优美的文笔、深刻的语言、严格的推理,对自己的人生、未来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规划和设计,使人兴奋、鼓舞,给人以无限的力量。一个人看不到自己的远方是很可怕的,有了远方也就有了人生追求的高度,而人一旦有了追求,远方也就不再遥远,当你明确了你的人生目标,你便找到了人生的主流,也就是找到了奋斗的方向。
结语:一项对全国60岁以上老人抽样调查的名为“你最后悔什么”的结果显示,70%的人后悔在年轻的时候选错了职业。所以,每个人在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之前,一定要做好一个职业规划,不用像做论文那样写上厚厚的一摞,有具体而明确的目标就行,用一生的坚持、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做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