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你正发现,不知从何时起阿里巴巴、京东、腾讯等企业已经占据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线上和线下融合已成主流,体验式购物,人工智能,智能零售,线上社区,视频流媒体,数字互动快闪店如同外来物种一般“入侵”我们的生活,却最终融入了我们的生活。
消费者与综合生态系统相连已是大势所趋,从零售和支付领域多元化,到物流、媒体与娱乐、金融服务、教育和旅行与保险等领域“无孔不入”。然而中国市场的“数字化转型”还只是一个开端。为了顺应这个潮流,未来企业应着眼于以开放的姿态开展创新和协作,而不是相互竞争。
同时,“数字化”正推动着跨行业合作,在政府倡导下,随着资金涌入初创公司及较成熟企业,中国雇佣了数十万科技人才,旨在加强网络安全、助力审查网络内容并且努力使中国成为人工智能应用领域的佼佼者。
有数据显示,到2030年,中国的个人消费市场规模将达到9.6万亿美元,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47%。到2030年,中国家庭可支配收入将达到8700美元;中位数年龄上升至43岁,互联网普及率将增至75%。
目前,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量占到全球总量的42%。虽然2017年中国的快消品市场总规模仅增长4.3%,但在电商平台上快消品销售额的涨幅却超过28%。2017年,中国O2O市场规模继续增长了约30%,其中送餐和洗衣服务等O2O到家服务增速惊人,增幅达到76%。
与高速增长的消费水平相对应的是中国本土品牌在快消品市场上所占据的份额高达98% ,包括康师傅、伊利、哇哈哈、蒙牛、三只松鼠等国民品牌。
相比之下,外国品牌仅增长了0.4%。这已是本土品牌连续六年增幅超过国外品牌。当然,也有部分国外品牌在中国大获成功,从而植根中国市场并获得不可动摇的地位。
星巴克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星巴克在成立之初只是一家不起眼的企业,但通过认真研究消费者的需求,如今每隔15分钟就新开一家门店。
进入中国市场之后,星巴克通过借助合作伙伴实施了明智的市场进入策略,利用本地的茶文化,打造高度本地化且专为中国消费者量身定制的菜单。星巴克在中国投资实施“数字飞轮”战略,从而改善门店体验,提升顾客忠诚度,更好地回报顾客。数据分析、GIS和其他数字技术的应用正助力星巴克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企业之一。
过去四年来,星巴克中国在90天内的活跃忠诚会员数量增长了将近三倍,其中90%的用户会使用公司的应用程序进行互动。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全球快消品品牌需要转变其运营模式,即在提高决策速度的同时,确保成立本地化研发中心,为中国消费者提供量身定制的产品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虽然我们一度提到消费降级,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不会改变。
麦肯锡曾说:“到2030年,全球可能有近 8亿份工作因自动化而不复存在。”那么,也就是说,到2030年以前,还有12年的时间,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拔得先机。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对我们的领导者提出了不同的问题:
1. 我该如何保护现有核心业务,并从中获取最大价值?
2. 在接受颠覆性变革的同时,如何打造新的增长引擎,在市场上抢先一步改造现有业务和运营模式?
3. 我该如何了解我身边不断变化的环境?
4. 如何确定这些变化何时会以怎样的方式影响并颠覆我的业务?
中国市场的快速发展和变革跨界,促使了顶尖人才在不同行业不同公司之间的快速流动。各个行业之间对于顶尖管理人才,大数据管理分析人才,数字化变革和电商管理人才等都有着很大的需求,以致胜于今天瞬息万变的市场。
现在普遍认为,中国本土公司已经赶上甚至跨国企业,为本地管理者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发展机会,从而造成顶尖人才的快速流动。而对于跨国公司来说,本地的顶尖人才更能帮助公司“致胜”亚洲市场。
不论是国际化新型公司,如:腾讯、阿里巴巴也好;还是新型初创公司,如:小红书、三只松鼠也好;抑或是本土品牌,如:娃哈哈、伊利等等都在采取积极手段吸引大量人才。
本土企业可能会利用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对市场的快速反应决策权,真正对业务制定策略而非听命于海外总部等,来吸引想要干一番事业的优秀人才。
而跨国公司普遍在这方面显得有些力不从心,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中国业务作为海外分部缺乏主动决策权、全球高层对中国本土市场缺乏真正的了解和快速应对的意愿或能力,普遍存在的矩阵管理和业务或组织架构变革带来的内耗。但也有跨国企业投入资源了解当地文化,并基于此提出本地化的员工价值主张,从而打真实可信、富有吸引力的雇主品牌。
当代年轻人尤其千禧一代由于受过更好的教育,思想开放,具备多元化视角,同时他们有一定购买力,并且很快被新事物所吸引,所以在职场上呈现多元化及个人主义特征,他们更希望得到领导的尊重、鼓励,同时也需要领导更有耐心、更有创新精神。这对企业领导和文化都提出了新的挑战。
企业也好,领导者也好,都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员工需要不断进步完善自己的专业技能才能在公司占据一席之地,同时企业也要不断通过打造企业文化和定义明晰的员工价值主张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有数据显示通过提升企业品牌和声誉,可使员工流失率降低17%,让企业吸引力提高24%;而好的企业文化则有助于提升员工的敬业度,根据盖洛普的调查,敬业度高的企业缺勤率能减少41%;同时生产能力提高17% ,员工流失率能降低24%。
在这个正在经历数字化转型的中国市场,一场人才竞技正在缓缓启幕。鲁伯特·默多克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世界在飞快地变化着。现在已不是以大胜小的时代,而是以快胜慢的时代。”
所以,在这场博弈中,企业也好,个人也罢,谁都不能幸免。